第三百七十章 影响-《吾家阿囡》
第(2/3)页
行老的话被外面管事的声音打断。
“怎么啦?”陶会长不耐烦的问道。
小厮掀起厚帘子,宅子管事进了门槛,垂手禀报道:“老爷,有人来收旧被褥,价钱很不错,下人们的旧被褥今年要换掉的有不少,您看要不要现在就换?这个价钱划算得很。”
“为什么收旧被褥?为什么价钱划算?去问问。”陶会长想到了什么,立刻吩咐道。
“是。”
管事出去回来的很快。
“回老爷,说是河工上要用,各个牙行都在收旧被褥,有多少收多少,说这一回,他们旧货行要满江南去收了,就这都不一定收得够。”
“知道了,换就换吧,现在就让人去买棉花、细布,多买点,免得到时候买不到。”陶会长吩咐了管事,迎着看向他的一道道目光,“这已经看到了,是不是?”
“那咱们?”紧挨着陶会长的行老一脸愁苦。
“我不知道,大家自己拿主意吧。”陶会长接话很快。
众行老看着陶会长,陶会长这话赌气的味儿太重了。
”唉,我这是实话,我不知道怎么办,大家自己拿主意,十里街还有第二期,第三期,大家自己拿主意。“陶会长一脸颓唐。
“那行里呢?咱们丝绸总行要建个会馆吗?”一个行老问道。
陶会长沉默片刻,“到第二期再说。到时候肯定就有了分晓,最多不过多出些银子。”
众人点头。
这是稳妥之策,毕竟,宗先生亲笔写过信,他们不能公然违背王相的意思,到了第二期,那十里街成与不成已经很分明了,到时候价钱必定上去,可这也就是多花些银子,银子的事都是小事。
至于陆家,那是王相的姻亲,他们是一家人,不是他们能比的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华亭县。
华亭是个小县,又临近平江城,能入官列而非吏的,只有一位县令,主薄县尉什么的,不入流,也就没有定员。
如今的杨主薄在主薄这个位置上做了快三十年了,迎来送走了五任县令,认真说起来,杨主薄才是华亭县地面第一人,实实在在的地头蛇。
杨主薄的大儿子是粮科兼户房主事,在县衙里仅次于杨主薄,杨主事不算青出于蓝,但至少是虎父无犬子,从他爹杨主薄手里接下这座县衙的本事是有的。
杨主薄的二儿子早夭,小儿子早先在县衙里挂了个名,后来就出去做生意了。
眼看天黑了,杨主薄和大儿子杨主事从县衙出来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