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章 李儒的理想-《三国:成为瑟提来捣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你是哪来的天仙啊?还不是人间烟火呐…”搭着腔,搬着小木凳缓步走到书桌旁边坐下,侧着脑袋看来一下竹简上面的字,顿感头晕目眩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著作?”

    “战国策,看过吗?”

    “完全没有,听倒是听过,讲什么的?”

    “主要就是记录战国时期的谋士、谋士的言论和行动,那时候便有人专门研究外交战略,他们有自己的战术和国家订立盟约,孤立或者打击别国,令其消亡。”

    李儒的概括,让闻渡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你是想要做外交官对吧?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!”

    对于这番鼓励的话,李儒没有表示什么,反而合上了竹简,郑重的看着他说:“比起什么外交官,我更想要知道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事?”

    “我为何会被你们抓住?或者说太师为何会输?”

    “这事啊,那是因为联军提前攻下了函谷关,而后对西凉军来了一个前后夹击,你们没打过,自然是输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怎么知道太师要逃往长安?函谷关乃是易守难攻的屏障,你们怎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攻下?更重要的是十八路诸侯表面上联手讨董,实际上各怀鬼胎、暗自较劲,都在想着保留自己的实力,函谷关一战,又为何能够上下一心、同仇敌忾?”

    伴随着话题的深入,李儒的眼神变得越来越锐利,如同是要把闻渡的脑袋给看透一样。

    “听我说,白马营寨被烧、虎牢关被夺,能保护洛阳的两道屏障尽数丢失,如果董卓待在洛阳,必然会被联军死死围住,插翅难逃。但是联军定然不会选择强攻,他们不是担心刘协的安危,而是顾惜自己的大军。

    他们会等待,等着西凉军无粮可吃,这时候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攻下洛阳了,至于刘协,除了几个实力一般的忠臣,剩下的谁会管他?

    但是他们又不可能让自己背负上弑君的名号,他们只会等着董卓动手,而董卓也明白这个道理,结合一下战况,我便能猜到董卓会带着刘协逃往长安,依靠函谷关抵挡联军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第一问,第二问如何解释?函谷关你们打了几天?”

    “半天,洒洒水而已。”闻渡轻松无比的道出了了一个让李儒睁大了眼睛的事实,久久没有出声。

    “不过是装扮成路人模样,五拳下去在城门上砸出了一个大洞,让数万大军攻杀了进去而已。”闻渡会忆往昔峥嵘岁月稠,不自觉的转动了几圈手腕,看的李儒更加震惊。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似乎带有颤音的质问道:“吕布说的那个对手,是你?”

    “嗯…可能是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第三问呢?你是怎么说服各诸侯愿意拼命的?”
    第(2/3)页